
本报讯(苗凤强、李政强、汪增坤)今年以来,阜城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实施“三个三”模式,跑出招商引资工作“加速度”。
聚焦“三个强化”,为招大引强夯基垒土。强化主体责任,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落实全员招商引资责任制,使班子成员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今年以来,该县相关负责人赴北京、济南、包头、石家庄、昆山等地招商考察42批次。强化督导调度,建立“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半年一拉练、年终总考核”工作机制,今年累计收集有价值线索67条,成功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55.34亿元。强化宣传推介,设计制作招商宣传册,专门拍摄招商宣传片,开通“阜城招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用实际行动宣传推介阜城,帮助客商认识阜城、了解阜城、“安家”阜城。
紧扣“三个坚持”,为拓宽渠道牵线搭桥。坚持线上招商,采取网络、微信、电话等方式开展对接洽谈。今年以来,通过“线连线”、“屏对屏”等形式开启“云招商”,与中材绿建、天顺风能、北京中恒伟业等10余家企业进行沟通对接。坚持以情招商,借助传统佳节,向阜城籍在外企业家邮寄贺卡、发送短信、寄发信件等,用乡情、亲情、友情、热情打动企业家,鼓励他们宣传推介、回乡创业、引资立项。坚持平台招商,运用好谷川联行、深圳招商引资实战平台、上海东方龙、云企政通、绿天使等第三方专业招商平台,每月开展一次“面对面”或“线连线”沟通对接,获取相关信息。
探索“三个创新”,为营商环境蓄势赋能。创新审批改革,打破传统代办模式,推行“定制式”集中审批,实现现场指导、现场办公、现场出证,做到“扎口式”封闭管理,对企业多支持、少干预,创造更加安心舒心放心的发展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制订项目建设“红黄白绿四色管理法”,包联干部和责任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全程代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盛亿隆食品产业聚集示范区项目从注册营业执照,到申报省市重点仅用时一周。创新保障形式,落实落细“标准地+承诺制”和“一会三书一证”相关规定,推进开发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审批工作,新储备标准地3000亩,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