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刘艳飞 陈章栋)连日来,武邑县持续深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坚持用好“三引三力”,探索“全县联动、全域治理、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整治新模式,全力绘就人居环境“新图景”。
党建引领,干群联动促合力。该县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将城乡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融入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制定“分类牵头、专项主抓、具体落实”的职责分工体系。在城区整治背街小巷30余条、城中村36个,清理各类垃圾400余吨,维修更换灯罩855个、射灯43个、灯泡248个、灯口96个,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在农村推行“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网格员+保洁员”的责任体系,以村党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和志愿者的“双带”模式,下沉一线,形成了“带着群众一起干”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人员2.62万人次,出动各类车辆4100余台次,清理生活垃圾2.6万余立方米、农业生产废弃物0.3万余立方米、杂物4700余处,拆除残垣断壁35处、废旧房屋11处、违章建筑9处,清理坑塘162个、庭院1.1万余户。
宣传引导,提升意识增动力。该县坚持“边整治、边引导、边宣传”的工作思路,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入户动员、三级微信矩阵群、微信公众号、村村通智慧广播、户外LED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行动、广泛参与,引导群众增强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营造了“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发放倡议书、宣传单3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120余条,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高潮。同时,该县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作用,开展各类志愿活动40余次;依托公共文化空间及各级各类文化阵地,借助群众文化艺术节、送戏下乡、基层文艺志愿者展演等多种活动载体,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60余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化先进典型选树,评选出“十佳文明户”200户、“五好家庭”50户、精品美丽庭院1200余户。
制度引入,常态机制提效力。该县制定了《武邑县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印发至相关部门和9个乡镇。从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等6个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6个环境攻坚督查组,对全县524个村督导检查全覆盖。督导组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524个村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对整改完成的事项,及时销号。同时,各乡镇定期开展常态化环境卫生整治“擂台赛”,采取日常督导、重点检查、现场观摩等方式,有效激发各村内在动力,形成长效机制,使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