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方网](upload/logo/449.png)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福建泉港法院自2022年5月获最高人民法院批复管辖泉港区、惠安县、泉州台商投资区三地知识产权案件以来,主动作为,致力于打造全链条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加强与三地的市场监督管理、文旅、商务等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在知识产权案件的信息共享、纠纷化解、案件办理、法治宣传等方面开展多元协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期,泉港法院集中调处的一批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是落实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生动写照。这12起案件的原告是上海某母婴用品公司,被告系涉及泉港、惠安两地的12家母婴用品实体商店。原告以被告开办的店铺销售商品中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为由向法院提诉讼,要求12名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联调化纠纷
立案后,考虑到涉案商标在市场上属于国际著名母婴用品品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且被告多为辖区繁华地段的实体商店,具有一定的销售规模。该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决定启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联合泉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案件联调化解工作,会同市管局人员对案情进行认真分析、研判,通过深入到被告店实地走访,详细了解店铺的规模、被诉侵权产品的销售情况、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等,有针对性的对被告进行释法,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深入调查及耐心的释法,12个案件被告认识到自己确属侵权,立即停止了侵权行为,涉案商品全部下架。考虑原告在外省不便到庭调解的实际情况,法院与市管局联动,启动“线上+线下”方式,与原被告进行反复“磋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12名被告赔偿原告一定金额的经济损失。调解协议签订后,12名被告均当场履行赔偿义务,该系列商标侵权纠纷得到实质性妥善化解。
生动法治课堂
案件妥善调解后,承办法官现场还为12名当事人送上了一堂生动的商标权保护法治课。承办法官通过同类型典型案例,针对常见知识产权保护、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法律责任等内容,具体分析日常经营活动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经营者纷纷表示,这堂法治课让他们经营者了解到应尽的合理注意义务,帮助他们依法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防范经营风险。
泉港法院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与市场监管、商务、文旅、司法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推动形成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的强大合力,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力度和水平,司法赋能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