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复星联合健康董事长任职获批 偿付能力下降寻求增资

《投资者网》孟行

9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联合健康”)曾明光任职资格的批复显示,核准曾明光复星联合健康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除了董事长曾明光任职资格被核准以外,潘志斌担任复星联合健康监事的任职资格与张瑞章担任复星联合健康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也被核准。

资料显示,复星联合健康成立于2017年1月,由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产投”)、广东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宁波西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东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丰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六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其中,“复星系”旗下的复星产投持股20%,为第一大股东。

上半年净利3000多万元

在此之前,曾明光曾担任复星联合健康总裁,也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任总裁。他升任董事长以后,公司任命原副总裁赖晓辉为新任总裁。

工作履历显示,曾明光曾任复星集团健康险事业部执行总裁,在加入复星集团以前,曾明光曾任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人身险部总经理、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寿险处处长等职。

赖晓辉的工作履历和曾明光有些相似,都有过大地保险的工作经历。资料显示,赖晓辉曾任复星集团健康控股健康险高级总监、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身险部副处长等职。

复星联合健康自成立以来,保费规模持续增长,并且成立五年便实现盈利。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复星联合健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21.91亿元、32.42亿元、35.35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0.39亿元、-0.74亿元、0.2亿元、0.63亿元。

到了今年,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复星联合健康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13亿元,净利润为3250万元。

不可忽视的风险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复星联合健康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要面临四大战略风险。

第一大风险是偿付能力下降。复星联合健康表示,2022年初,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开始执行“偿二代二期”规则,虽然公司已经成功申请了过渡期政策,但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已逼近监管“红线”。对新产品报备、机构开设、风险综合评级等产生重大影响。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复星联合健康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3.2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6.49%。该公司最新一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级,此前一季度为BB级。

第二大风险是经营成本上升。复星联合健康表示,公司成立时间短、资本规模小,经营受新冠疫情冲击和互联网保险新规影响较大,2022年全年新单业务下滑。同时,可形成持续保费流入的期交业务占比下降,新业务价值降幅明显,叠加疫情对赔付成本抬升影响,承保端面临较大赔付压力。

年报显示,2019年至2022年,复星联合健康赔付支出分别为2.31亿元、4.98亿元、7.66亿元、10.40亿元。另外,复星联合健康曾因拒绝理赔而被客户投诉。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共接收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转办投诉2341件。按业务类型分析,理赔争议类占比94.02%,退保与销售类投诉案件占比2.39%。

第三大风险是内控仍需加强。复星联合健康指出,自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在产品责任设计和再保安排上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客户投诉量和赔付成本率大幅增加。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上海保险业消费投诉【进入黑猫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上半年,辖内人身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中位数为0.75件/亿元,复星联合健康上海分公司的亿元保费投诉量为25.81件/亿元,位列榜单第一。

第四大风险是资负久期错位。复星联合健康表示,总体来看,公司投资资产流动性水平较好,信用风险水平不高,投资风格较为稳健,但是当前资产负债关键久期存在缺口,错位较大。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收益率下降拉低整体资产平均收益水平,使资产端再投资风险突出。同时准备金贴现率跟随利率下降,对公司利润及偿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在投资方面,公司表现亮眼。年报显示,2022年复星联合健康实现投资收益3.14亿元,同比上升147.24%。其中,综合投资收益2.41亿元,收益率4.42%。

然而,公司官网发布公告显示,复星联合健康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暂不符合股权投资管理能力标准。

多次寻求增资未果

对于复星联合健康的偿付能力问题,公司也一直在寻求增资。在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复星联合健康表示,公司前期已启动增资事宜,预计一季度会完成部分增资,增资后一季度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能够满足监管要求。

今年5月份,复星医药公告称,公司拟与广东顺德科创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德科创”)共计出资人民币4.98亿元参与认购复星联合健康1.94亿股新增发发行股份。复星联合健康的大股东是复星产投,复星产投与复星医药的控股股东均为复星高科技,本次增资构成关联交易。

复星医药表示,本次增资所得款项拟用于复星联合健康补充资本金,以提高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并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本次增资将有利于推动本集团医药、医疗健康服务等业务与商业保险的合作融通,进一步探索模式创新、加深业务协同。

事实上,复星联合健康此前曾作出三次增资计划,但最后均未落地实施。2018年9月,计划增资3.85亿元,公司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加至8.85亿元,但此次增资计划过后便杳无音讯。2019年6月,计划增资1.6亿元,但经股东协商一致后该方案被撤回,第二次增资失败。2021年,复星联合健康又一次计划增资1.145亿元,但今年最新的工商信息并未显示股东结构和注册资本的变化,本次增资仍未落地。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之前三次增资均失败的情况下,此次增资能否成功对于复星联合健康可谓是至关重要。(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黑龙江地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北京4月1日讯 四方新材(605122.SH)昨日晚间发布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四方新材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谢涛、四方新材董事江洪波和四方新材高级管理人员张伟因自身资金需要,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全文]
    2025-04-02 13:39
  • 北京4月1日讯颀中科技(688352.SH)昨晚发布的向不特定的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显示,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5,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入以下项目:高脚数微[全文]
    2025-04-02 13:33
  • 韩国领先的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公司(LG Energy Solution Ltd., LGES)周四表示,通过电池产品线的多样化,预计到2028年其年度销售额将在2023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LG新能源社长金东明当天在首尔中区明洞举行的股东大[全文]
    2025-03-22 03:55
  • 文/任晖3月15日,申万菱信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发行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基金经理层面来看,其拟任基金经理在资历与业绩上存在明显短板,难以[全文]
    2025-03-20 02:19
  •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称,由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在本周一的最后期限前,未能就该收购案达成共识,这项交易将由美国总统拜登做出最终决定。报道称,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向白宫提交最终评估报告,该委员会未能就这桩收购案是否构成国家安全[全文]
    2024-12-26 02:46
  • 临近年底,汽车品牌却坐立不安,极越闪崩事件后,消费者越发理性,小众以及销量较差的品牌危机四伏,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酝酿一场更大规模的淘汰赛。智通财经了解到,12月12日极越闪崩,1.5万车主的售后安排以及近5000名员工的保障一直霸占抖音热搜,[全文]
    2024-12-23 02:41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黑龙江地方网 hlj.zh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